Home国际

专家张作风: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出毒性更强毒株的可能性不大,突变已基本饱和

香港专家金冬雁称奥密克戎(Omicron)专攻有免疫力的人,那你还选择提高免疫力吗?
武汉中心医院(二医院)的发热门诊排起了长队,大量Omicron感染者前去诊治,幸运的是这次没有被强制拉到方舱进行强制隔离
多国科研团队实验验证: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与COVID19病毒共存将成为人类常态
安徽一名女子确诊新冠肺炎病毒 Omicron 4天后满脸发黑,嗓音嘶哑发高烧,网友调侃:你传染的是奥密毁容!
中国官方专家冯子健:中国可能80%至90%的人超10亿人都可能会经历感染Omicron病毒株

中国公民党(CIT)据12月27日,凤凰网2022国际大健康峰会在线上举办。在“变化与挑战:全球化下的公共卫生”的圆桌论坛上,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郝元涛就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符合我国情况的政策服务建议。

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严格的隔离措施解除了、密集的群体核酸检测停止了,“大数据行程卡”也“退休”了。这些都代表着中国进入了与疫情共处控制的新阶段,也就是俗称的“放开”。

面对“放开”初期的大面积感染、恐慌情绪和医疗冲击,张作风回顾了其他国国开放共存的几个条件,首先是广泛地接种疫苗,无论在哪个国家,疫苗接种要达到高比例才可以放开;其次是要有充足临床的新冠口服药,来减少重症和死亡;第三是病毒毒株的毒性相对要小。张作风指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非常强,但它的毒力很低,在全球所有的新冠肺炎病例当中,有一半是感染的奥密克戎,但是664万的新冠死亡病例中,只有138万是感染奥密克戎的。从国际数据来看,新冠奥密克戎变种的致死率是其他毒株的1/5左右。对比其他做得好的国家,比如新加坡、韩国,越南等,都是有足够的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水平之后,同时保障足够的新冠口服药的时候放开的,这样就能阻止病毒发展成为重症,有效减少死亡。目前我们国家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即便是加强针也达到了了50%,但由于大部分的疫苗接种在今年四月份以前,在八个月或更长时间之后,接种所获得的对病毒的免疫力会大量下降,对民众的免疫保护也相应下降。所以建议接种加强针,尤其是要用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疫苗来保护老年人和高危人群。虽然奥密克戎亚型的毒力以前病毒株比较低,但是还会引起老年和高危人群死亡的。要减少死亡,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对医疗资源形成挤兑,给无症状和轻症的感染者提供居家治疗的足够对症药物和必要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未来的疫情防控,张作风认为,虽然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比较强,但毒力有所下降,而且突变已经基本饱和,最多的突变就是传染性更强,但是它的毒力会相对下降,变异成出毒性更强的毒株可能性也不太大。需要警惕进一步的其他病毒突变导致的流行。当前也可能有诸如被称为“地狱犬”(BQ.1.1)等奥秘克戎变种进入了中国,这些毒株在国际上已经开始传播,但是目前其他国家的数据並未发现“地狱犬”变种的毒力比现在主流行的奥秘克戎要高,所以不必过度恐慌。

中国的放开相对世界其他各国是最迟的,希望能做好新一轮的新冠共存控制工作。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新冠感染者暴增,但针对无症状或轻度症状感染者的对症治疗药物(降热药,止咳化痰药,润喉药)急缺,大批感染者会到医院就诊,这样会占用应该用于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医疗资源,导致严重的医疗挤兑,老年和高危人群感染得不到及时救治,导致重症和死亡上升。按照新加坡,韩国的经验,在新冠感染骤升时,应该採用相应措施来缓解社区感染,使感染峰值后移,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医疗挤兑状况。

目前估计有些省市已经超过50%人群感染,这些省市,由于人群通过感染所致的自然免疫力上升,可以使群体感染的速率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自然感染对健康人群来说,相当于一次加强接种。病毒感染后除了会像疫苗接种后那样增加抗体和细胞免疫,同时会产生特殊的黏膜细胞表面的抗体,这是免疫接种做不到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通过感染所产生的自然免疫大约可以持续6至8个月左右,在此期间,二次感染的比例会相对较低。但是在感染后,建议继续戴口罩和自我卫生,来预防二次感染。

未来的半年左右,针对中国疫情流行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应对,张作风认为一是要把病例清零目标转化为对重症和死亡的清零;二是在传染病法将新冠肺炎目前的乙级传染病甲级管理降级为乙级传染病和乙级管理(或者丙级传染病丙级管理)。三是要对无症或者轻症感染者提供足够的对症治疗药物,避免这些感染者涌入医院,造成医疗挤兑。四是要重点保护老年和高危人群,提升疫苗的接种率和加强率,用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疫苗来提升人群的的接种率和免疫力的效果会更加明显。疫苗接种是保护人群避免死亡最重要的手段。四是要研发或者紧急进口有效的口服药物,对中重症感染者进行早期治疗,以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

此外,张作风还提到疫情数据要透明,这样才能和世界的疫情数据有可比性,可以让民众知情,并且让公共卫生专家对疫情走向进行准确的研判和综合分析,以实行有效的社区感染防控措施。

张作风认为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应该会判定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已经结束,但由于中国对新冠放开的时间相对较晚,结束大流行可能会晚于全球流行的时间。世界大流行的结意味着把新冠可以作为类似流感这样的传染病来进行管理和控制。未来,对新冠肺炎,就像预防流感接种流感疫苗一样每年一次,世界秩序和经济会逐渐回归正常。

COMMENTS

WORDPRESS: 0